x

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9年工作情况

来源: 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布日期: 2019-12-26 11:30   

2019年,柳州人社系统全年荣获部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8项,创新推进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三方监管等工作在全区人社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全市人社工作取得了新成果,人社事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一、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始终坚持把稳就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就业形势稳中有进。一是超额完成全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201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6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7万人次,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8.49%、194.35%,创历年新高;城镇登记失业率3.16%,低于自治区目标控制线1.34个百分点。全年发放各项就业补贴2.3亿元,推动重点群体平稳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8.59%,连续三年实现同比增长。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各类就业援助活动,累计提供岗位38万个,失业人员再就业3.1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零就业家庭始终动态清零。就业工作位居自治区督查激励表扬名单首位,获500万奖补资金。二是创业带动就业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累计发放农民工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5.1亿元,规模位居全区首位,扶持500多个小微企业成功创业,带动就业6000余人。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度,全市建设认定创业孵化基地94个,入孵企业5167家,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区首位,直接带动就业3万余人。积极参加全区各类创业大赛,推荐项目获首届农民工创业大赛一等奖。柳州荣获国家2016—2018“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建设”评估第七名,获国家奖励3000万元。三是积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扩面。牵头草拟,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柳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柳政规〔2019〕63号),计划三年完成技能培训19万人次,为我市近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行动指南。2019年全市开展技能培训4.02万人,新增技能人才2.8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751人。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推动全国省属企业第一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柳颁发。广西(柳州)公共实训基地一期项目基本建成,累计投入3.53亿元。

二、坚持筑牢社会保障网,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把民生保障摆在突出位置,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兜底保障作用持续增强。一是降费减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积极落实国家降费减负政策,全年降低社保费用14.79亿元,发放稳岗补贴1.92亿元,稳定就业人数达24.34万人,援企稳岗工作持续走在全区前列。2019年全国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工作座谈会在柳举办。二是社会保障惠民举措落地落实。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社会保险总参保332.47万人次,同比增加8.49万人次。连续15年上调基本养老金,城镇企业职工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达2633.5元/月。失业保险金保障基本生活作用持续增强,为19.85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2.52亿元、代缴医疗保险费0.54亿元。建筑业新开工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8.53万人,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社保卡持卡人数达369.38万人。三是强化基金运行监管,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加强部门联动和稽核查处力度,实现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检查全覆盖,全年稽核被投诉企业75家,追回社保费173.84万元。

三、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成效显著。大力实施“柳州人才新政19条”,吸引、集聚人才来柳就业创业,全市人才总量达92.3万人,稳步迈向五年内人才总量突破百万目标,为柳州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一是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取得新突破。成功举办首届龙城人才周活动,持续第九年开展“优秀人才接触柳州”等16项引才、聚才活动。成功举办第三届广西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问计专家暨“双百人才工程”专家服务柳州行活动,促成合作项目14个。成功引进国家级人才曹海平博士,给予项目资助3000万元;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杨世林教授及其创办的馨海药业落地柳州,给予项目资助5000万元。大力促成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个研究院落地柳州。全年新引进人才1.41万人,同比增长55%;其中,新增认定高层次人才250人,同比增长93%;新增硕士以上人才895人,同比增长32%。受理人才认定申报2495人,核发奖励1.1亿元,人才奖补投入超过过去五年总和。二是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取得新成果。大力实施“龙城金蓝领培育计划”,在全区率先启动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定工作,促成全区首个医药高技能人才基地落地柳州,新增国家级、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3个,拥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大师工作室32个。新增院士工作站4家、区级人才小高地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全市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广西首家自治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柳挂牌运营。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保持在全区第一梯队序列。三是创新出台政策展现新作为。牵头草拟,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柳州市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若干措施》,打出多套组合拳为乡村教师提供福利待遇、住房保障、职称评聘等全方位保障,市财政每年投入9000万元惠及1.3万名乡村教师,有效破解乡村教育引人、留人难题。四是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顺利完成201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管理等工作,各类人事考试工作规范安全。稳步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工资和津补贴政策。规范开展各项表彰奖励工作。

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谐劳动关系有效构建。努力把握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之间的利益平衡,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效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7.22 %。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阳和工业新区成为全区唯一一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二是扎实推进治欠保支工作。大力实施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打造运行“1+12”劳动保障监察维权信息平台,坚决落实“三个严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八项指标始终达标,农民工欠薪案件数、涉案人数、拖欠金额同比分别下降96 %、92 %、83 %,实现“三个大幅下降”。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被国家人社部评为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成绩突出单位。三是创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创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大力推进调解仲裁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开展农民工“护薪”行动,畅通农民工工资争议“绿色通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95.03%,调解成功率68.44%。

五、坚持高质量精准推进,人社扶贫成效明显。主动聚焦脱贫攻坚政治任务,全力推进人社扶贫工作。全市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6.8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71%;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养老保险参保率、养老待遇发放率均达100%。一是全面开展就业扶贫提升行动,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门路。大力开展“五个一”活动等就业援助专项行动,累计将35万个岗位送到村屯。加快创建一批 “三微平台”,累计建设认定扶贫车间157家,吸纳40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加强粤桂扶贫劳务协作,成批次对粤输出贫困劳动力5677人。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381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2922人。大力推动易地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全市易地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3.41万人,就业率92.4%,同比提高了32%,基本实现“一户一就业”的工作目标,为易地搬迁群众打牢了安居乐业的基础。二是全面实施就业技能提升计划,增强贫困劳动力脱贫内生动力。大力开展“千村万企”职业技能提升大行动,全面推进实现贫困户“1户1人1技能”,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919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96.45 %。三是坚持兜底保障,持续推进社保扶贫。全面落实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政府全额代缴政策,全市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31.8万人,实现应保尽保。四是大力实施智力扶贫,加大贫困地区人才支撑。创新实施市级“三支一扶”招募工作,对引进到贫困县服务期满的优秀人才给予奖励。举办第64批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广西柳州行活动,21名专家走进北部三县签订合作意向17项,促成融水成功创办“少数民族工艺人才孵化中心” ,并试点带动三江、柳城加快创建“孵化中心”。

六、坚持党建引领,行风建设明显增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狠抓整改落实,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得到中央督导组充分肯定。深入推进人社行风建设三年行动,鹿寨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原柳南区劳保中心副主任杨凤艳分别被人社部评为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称号,柳城县、柳东新区人社局和柳南区劳保中心获评为全区就业促进工作先进集体。创新推出人社“六办”(一门办、网上办、即时办、自助办、全城办、明白办)服务惠民措施,梳理全市人社公共服务事项176项,大力推动“线上一网通、线下一门办”的人社“一门式”服务新模式上线运行,实现100%的人社事项 “一门式”办理,95%的人社事项网上办理。推出即时办结事项69项,经办时间压缩至15分钟以内。在全区首创启用职称电子证书服务平台,实现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证书电子化发放,职称申报评审“零跑腿”。在全区率先建成新型人力资源市场,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服务,企业和求职者足不出户即可掌上招聘和求职。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60项业务全天候办理。增设5个城区社保经办网点,实现社保业务全城通办。加强政策宣传,推动人社业务明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