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工作情况
2021年,在自治区人社厅的大力指导和柳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柳州市人社局坚决扛起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责任担当,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6.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2%,低于自治区目标控制线1.38个百分点,农民工工作获全国农民工工作督察组充分肯定。社会保障兜底作用持续增强,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人数达376.85万人次。成功承办第一届广西技能大赛,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人才队伍稳步壮大,全市人才总量达96.1万人,为柳州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各项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显著,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各级媒体先后报道1083篇次,我局先后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六稳”“六保”专项奖励三等奖、全区数字广西建设和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等荣誉,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抓党史学习教育,提振全系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一是聚焦学懂弄通悟透,在党史学习中提升党员干部职责使命意识。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参观学习等集中研讨学习110多场次,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分享入党过程和成长经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二是聚焦服务基层一线,在党史学习中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观念。结合“三联共建”“四联双报到”和主题党日等,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联建企业、社区和帮扶村屯开展人社政策解读、党史知识宣讲和防贫监测等活动500余人次,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观念进一步树立。三是聚焦推动事业发展,在党史学习中锻炼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引领党员干部在就业创业、社保惠民、人才引进、欠薪治理、人社快办等民生服务中担当作为,不断提升人社服务群众满意度。
二、围绕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一是就业工作推动有力有序。推动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地实施,创新出台鼓励留柳过年若干措施,发放4438.61万元鼓励3.63万名产业工人留柳过年;继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为2.79万家企业降费减负5.63亿元,支出就业补贴3.51亿元,有效稳定企业用工。在全区首创实施小微贷、青创贷政策,累计发放贷款1.72亿元扶持588家小微企业、1588名青年创业。二是重点群体帮扶精准有效。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留柳就业计划”,新增认定就业见习基地239家,举办86场专场招聘会提供11万多个岗位。精准开展“点对点”输送农民工返岗务工专项行动,推动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54万人,其中脱贫人口18.78万人。三是公共就业服务优化升级。创新开展乡镇系列、螺蛳粉行业等特色专场招聘会119场,提供用工岗位22.9万个,达成用工意向1.73万人。扎实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发放培训补贴1.29亿元培训6.67万人。积极推动广西(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申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引入驻企业115家,营收12.28亿元、税收1610万元,有效发挥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三、围绕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扎牢社保安全网。一是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64.93万人、54.73万人、57.19万人,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3.11%、105.45%、106.07%;基本养老保险入库参保率92.2%。二是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连续17年上调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增至2903.64元、增长5.03%。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为51.37万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4.47亿元。三是基金运行监管安全有序。抓实审核系统、考评机制两个平台,加强稽核检查,对61家单位进行立案稽核,为974名参保人追缴社保费630.4万元,有效维护参保人员权益。
四、围绕“人才是第一资源”,广聚英才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加速释放“人才新政”集聚效应,核发人才奖补1.27亿元,新引进人才1.63万人,新增认定人才3379人。一是创新开展重大人才活动激发动能。广泛开展第三届“龙城人才周”26项引才聚才活动,柳州人才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组织开展“汇商聚智 创业柳州”双招双引活动,签约合作项目14项27.31亿元。推动柳州市中医医院获批成为柳州第6家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12家,是全区设站最多、进站率和产出率最高的城市。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荣获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二是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实现跨越发展。成功承办第一届广西技能大赛,我市及驻柳企业、院校选手斩获9枚金牌31枚奖牌,荣登大赛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海康微影杯”第二届全国设备点检管理职业技能竞赛成功在柳举办。大力实施“龙城金蓝领”培育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3940人,新增7个高技能人才项目,全市拥有国家、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5家、技能大师工作室44家,数量质量居全区前列。三是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有序推进公立医院、职业院校等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新开展工程系列柳州汽车产业职称评审工作,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一是劳动关系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及企业培育行动,积极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完成部级、区级样本475家、393家,完成率分别为100%、102.34%,集体协商建制率高达92.1%,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二是根治欠薪工作成效明显。组织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检查3628家企业覆盖劳动者4.54万人,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均达100%,为973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713.09万元,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劳动监察科荣获“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三是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仲裁稳步开展。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扎实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实体化和调解中心建设,劳动仲裁办案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7211件,仲裁结案率99.55%,调解成功率72.87%。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获评“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
六、围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全面优化提升行风建设水平。一是“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提速增效。全面实现13个“一件事”“打包办”,5个“打包办”业务实现不见面、零跑腿。探索免申即办,实现9项人社事项“免办”。二是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提档升级。重新布局5个社保经办网点,推动251项人社服务事项“一门办”、236项“网上办”、20项“秒办”、95项“全区通办”、31项“跨省通办”,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下服务24.47万人次,线上服务453.1万人次,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不进门,网上办;进一门,一窗办;简便事,自助办”。三是人社服务标准化建设提质扩面。开展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优化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便民服务,常态化开展调研暗访和“人社干部走流程”,组织开展练兵比武,实施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人社服务好评率稳定在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