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要全面准确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来源: 中国民族报  |   发布日期: 2022-03-15 11:1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在《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编写出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读本”,“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性”,在《2022年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指出,“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

按照中央部署,各地各学校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重点理解不到位等方面,导致实践中思路不清晰、内容不鲜明、重点不突出,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对此,我们要厘清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从字面上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的教育,是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思想、观点和知识的教育。它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面向受教育者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和知识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增强“五个认同”的过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很明确,即增强受教育者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为实现这一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融会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进行了高度凝练,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出台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教育更为直接地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前,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要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紧密围绕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与特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故事等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 要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引导各民族深刻认识到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 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