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融安:企业“搬”进安置点 家门口就业不发愁
随着易地搬迁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课题。近年来,融安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引进企业入驻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为搬迁群众铺就了一条在家门口就业的康庄大道。
6月10日,在融安县爱绒绒玩具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缝纫机有序运转,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进行缠线、裁剪、缝制,各个工序紧密衔接,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集内销外贸于一体的玩具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系列毛绒玩具,公司入驻融康社区,为当地搬迁群众提供车缝管理、平车车工、剪线翻皮等多种工作岗位和工资收入,有效实现搬迁群众稳定就业。
“我们公司生产毛绒玩具已经超过15年,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东南亚,今年入驻融安县大约能够提供200到300个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公司已有100多名群众进入车间工作。”融安县爱绒绒玩具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小艳介绍说。除了提供就业岗位,公司还免费提供针对性技能培训,从基础的缝纫技巧到复杂的玩具制作,都有专业老师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位工人扎实掌握技能
“我在这里上班离家很近,走路几分钟就到了,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还可以有收入,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融安县爱绒绒玩具有限责任公司工人荣柳茸说道。
长安镇融康社区共有2624户9832名受益搬迁群众,是融安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小区,“社区工厂”为不少搬迁群众解决了家门口就业的问题。今年,融安县借助“农转工”的有利契机,积极引进来料加工、手工制作和组装拼接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企业入驻融康社区,通过“手工+零工”灵活就业模式,为搬迁群众提供劳动技能要求低、务工时间和务工地点机动灵活的手工活及其他零工,有效推动就业难搬迁户家庭实现“一户一就业”目标。
“我们融康社区借着今年融安县‘农转工’的好政策,大力引进企业进驻社区,给企业提供场地以及招工信息平台,帮助企业进行宣传。我们还把社区内闲置的场地利用起来做厂房,不仅增加集体经济的收入,实现搬迁群众就业家庭两不误,还为融安县‘农转工’助力。”融安县长安镇融康社区党委书记、融康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赵小芳说道。
近年来,融安县通过引进生产企业、开发零工市场、举办招聘会和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技能和拓宽就业渠道,有效解决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群众就业问题,实现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的可持续发展。
供稿:融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融安县融媒体中心 陈子建、杨曼、董桂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