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融安:零工“小市场”服务就业“大民生”
近年来,柳州市融安县持续深入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布局科学、服务优质、保障完备、运行高效的零工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机制,千方百计织密脱贫群众就业保障网,让零工“小市场”服务就业“大民生”,为实现脱贫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稳固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一、释放奖补政策红利,全面提升政策“支持力”
聚焦低收入脱贫户就业增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为低收入脱贫户“量身定制”就业帮扶措施,确保政策直达脱贫群众。一是制定《2024年融安县就业难低收入脱贫户(监测户)灵活就业奖补及相关企业带动就业奖补工作方案》。打好“引进来+送出去”组合拳,创新引进手工活企业落地投产+外地企业“派单”,乡镇、村(社区)“接单”模式。鼓励脱贫群众从事劳动技能要求低、务工时间和务工地点机动灵活的手工活及其他零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居家就业。二是投入粤桂协作资金300万元保障奖补资金。目前全县12个乡镇已全部对接联系手工活企业在本乡镇派单(其中引进投产企业1家),符合申请条件的手工活、其他零工超1670人,其中544人获最高奖补1200元,带动获得奖补低收入脱贫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二、强化零工市场建设,筑牢灵活就业“蓄水池”
因地制宜建设“开放式、共享式、集约式”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发挥政府购买服务作用,不断提升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智能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一是创新打造“老王送工”零工驿站。以“企业派单、群众点单、老王接单”模式,实现脱贫群众与企业就业供需无缝衔接。投入粤桂协作资金25万元,用于“老王送工”驿站送工补贴,以易地搬迁小区脱贫户为重点服务对象,带动辐射其他脱贫户、农村劳动力灵活就业,有效缓解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问题。目前已为1269户搬迁户提供零工岗位,累计送工12000多人次,人均增收超2500元。二是“绘制”灵活就业服务网络“地图”。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合理布局县乡零工驿站网络,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打通企业和求职者间信息壁垒,提升用工服务质效,为劳资双方架起就业服务“暖心桥”。截至目前,已在融安县浮石工业园和粤桂协作产业园建立园区零工驿站(就业服务站)2个,在城区传统零工聚集的“马路市场”建成零工驿站2个,在8个乡镇共建立乡村级零工驿站19个。
三、拓展“手工+”灵活就业,按下就业增收“加速键”
不断前移就业服务阵地、延伸就业服务触角,扩大零工驿站服务覆盖范围,拓宽就业新渠道,激发就业增收新动能。一是科学设置奖补要求,激发低收入脱贫户内生动力。强化前期调研分析,完善就业奖补机制,科学设置获得灵活就业补助的月务工收入标准和务工时长。属于奖补对象的就业难低收入脱贫户,从事手工活或其他零工,月务工收入及务工时长达到一定条件的,均可按月获得务工奖补。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力量,发挥县、乡、村三级“铁脚板”优势,“敲门式”开展就业服务。发挥“1+12+N”效应,即“1”个县级联动,人社、财政、易地搬迁中心等县直部门联动协作,积极引进手工活企业,搭建就业服务“供需桥”;“12”个乡镇对派单企业予以主动支持,当好“店小二”,做好群众动员、宣传、技能培训等工作,对场地资源整合、产品派送、回收给予支持帮助;“N”个低收入脱贫户获益,实现“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富裕新动能”。2024年6月实施灵活就业帮扶措施以来,融安县各乡镇迅速掀起以手工活促就业的热潮,新增从事手工活的低收入脱贫户超270人,从事其他零工的低收入脱贫户人数超1400人,兑现奖补资金92.66万元,通过“零工”获得“零钱”,从而实现就业增收,不断增强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供稿:融安县财政局 陆迪 融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赵安勇